隨著幼兒產品主力消費人群的轉變和消費升級,加之國家二胎放開的紅利、育齡人群的快速增長等多重因素,致使母嬰消費需求龐大,國內母嬰電商行業發展迅猛,不同種類的母嬰電商平臺逐步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之中。
80、90后主流受眾人群伴隨著互聯網迅猛發展而成長起來,他們對母嬰市場需求愈發多元化,不再僅局限于獲得某種產品,或者某類知識,而是要求的更全面更專業,獲得更優質的服務與內容。
作為以內容為主的微信公眾號,“年糕媽媽”初的定位是一名母嬰內容自媒體人。但自去年其電商板塊“糕媽優選”上線后,“年糕媽媽”開始發力自媒體電商。今年年初,年糕媽媽在京召開了“B輪融資暨服務升級戰略發布會”。“年糕媽媽”CEO林威對外宣布B輪融資6000萬人民幣,并將對服務體系進行全面升級的消息。這昭示著“年糕媽媽”的內容電商將進入系統化、品牌化的全新階段。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年糕媽媽此舉極有可能成為母嬰行業內容類電商的里程碑式的動作,并成為自媒體電商規范化發展的新標桿。
拐點已來臨
2014年被業內人士稱為是母嬰電商大爆發的元年,這一年母嬰類電商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大有亂花漸欲迷人眼的感覺,尼爾森市場研究指出“幾乎所有的品類都更多依靠新產品和消費升級來拉動增長”,而如何獲取流量更是成為了這些平臺比拼的重點。母嬰類電商搶奪用戶的方式大抵可以總結為兩種:一,消耗資本,進行商品補貼的價格戰來建立用戶使用習慣;二,營銷競賽,通過高頻次、廣范圍的廣告轟炸讓用戶快速知曉。但這種成本高、投入大的方式顯然是不可持續的。母嬰行業新常態下,資本、市場和消費者三方都趨于冷靜,產業結構在進行優化,以內容來獲取流量開始被重視起來。“母嬰行業現在到了一個拐點,2016年比2015年相對差一點,2017年比2016年還要差一點,特別是每個領域的第二名、第三名,實現增長非常難。”貝貝網CEO張良倫指出。2017年對于母嬰行業重要的事情,就是在尋找自己定位的同時尋找自己的突破。
在資本相對寒冷的時期,“年糕媽媽”之所以能夠再度獲得紫牛基金與經緯中國的投資,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在自我定位的成功,即“內容”端難以比擬的優勢。
有數據顯示,“年糕媽媽”公眾號近半年總閱讀數突破2000萬,培育粉絲突破700萬,可以說這為“年糕媽媽”進軍電商領域提供了足夠的資本。母嬰電商的運作中,口碑往往在購買決策中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母嬰人群天然相信口碑,依賴社交,所以吸引這個群體較于其他消費人群而言,單純依靠補貼和營銷,甚至是產品都還不夠,還要挖掘他們內心的認同感,建立基于社群的情感聯系,并讓消費者主動參與分享與互動,才能終真正扎根市場并具有競爭力。
縱觀當下母嬰市場,像辣媽酷寶、辣媽說、果果街、蘑菇家這些無論是母嬰社區還是母嬰電商網站,無數創業者悄然興起的同時,又有無數的創業者一個接一個的黯然倒下。而行業中現有母嬰領域的探索者也深刻意識到產品的高度同質化除了帶來價格戰之外,很難去尋找一條新的突破方向。而對母嬰市場來說,僅僅是滿足購買產品的需求遠遠還是不夠的,媽媽們還有尋求知識、分享體驗和集群社交等需求。
以內容贏得用戶與市場的“年糕媽媽”以真實的成效量證明了內容端的實力,有資料顯示,“年糕媽媽”在2016年四季度的銷售已達到了1.8億元。它證明了以優質內容聚集目標人群,并依靠內容來獲取電商端口的流量是一個穩妥且有效的方法,相對于傳統電商模式,這是一種成本相對較低粘性又較高的獲客方式。
服務是“王道”
對于電商而言,其產品品質和服務體系都是決定性的因素。針對內容電商而言,內容幫助平臺獲取客群流量,建立圈層內的粉絲經濟,而其自身的產品質量與服務才能真正決定這一平臺的發展潛力。年糕媽媽”的“糕媽優選”平臺一直是堅持通過自身使用感受,在全球范圍內搜尋母嬰品牌產品,再通過自身平臺進行售賣,這種方式迅速贏得市場認可,但同時這要求其必須要建立相對完善的電商運營體系。
在發布會上,年糕媽媽CEO林威宣稱:年糕媽媽服務升級的內容著重于其售后與正品保障體系建設來展開,主要包括品牌授權、正品采購、權威檢測、PICC承保、海關監管、無憂退換、假一賠十、倉儲管理等八個方面,以成熟大電商平臺的服務要求來要求自身,優化與升級環節從采購源頭到商品售后,都全部囊括進來。不難看出,“年糕媽媽”已經看到電商領域服務規范化的重要性,并下定決心進行升級,同時母嬰人群具備一定的特殊性,對產品有著更加嚴苛的要求。
在優質內容的加持下,擁有700萬+龐大粉絲群體的“年糕媽媽”,通過一輪全方位的服務升級進一步完善了其電商平臺的優化,這樣一個有內容、有產品、有服務的內容類電商,未來極有可能成為母嬰行業內容電商的模板。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