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愛而生
爹地寶貝成紙尿褲市場新寵
勤勞勇敢、敢闖敢拼,是福清人的精神特質。作為一名地地道道的福清人,林斌的血管里,與生俱來就流淌著這樣的血液。
17歲,正是舞項之年。然而,生活的艱辛讓林斌早早地挑起扁擔,北上賣貨。“賣的是收音機,品質對標著名的‘海燕’。那時哪有渠道,商店都是國營的,不給你進。”林斌說。
數年的努力,讓林斌賺到了創業的啟動資金。20歲那年,林斌回到家鄉創辦了福州天使日用品有限公司,專做外貿出口鞋墊。然而,受國際經濟形勢影響,這一行業漸顯疲態。2005年,林斌二次創業,從出口鞋業轉向母嬰用品,正式進軍紙尿褲市場。
“孩子”出生了,起啥名呢?向來尊重女性的林斌先想到了與“媽咪”相關的詞匯,無奈都已被搶注。團隊建議,何不以“爹地”為宣傳點,強調父親在孩子養育過程中的地位和影響力?“雖然父母在孩子成長中扮演的角色和發揮的作用有異,但對孩子的愛無別。只要是用心呵護,媽咪、爹地都一樣。”就這樣,以“父愛”作為品牌營銷主軸線的“爹地寶貝”誕生了。
作為一家新生企業,爹地寶貝面臨的困難可想而知。“剛開始的那兩年,花王、幫寶適等國外品牌占據了中國紙尿褲市場的主要份額,包括爹地寶貝在內的眾多國內品牌都只是‘小打小鬧’,掙扎于生死線上。”林斌舉例說,那時,一片紙尿褲僅成本就要0.98元,但幫寶適“一片紙尿褲賣一元”的廣告卻打得滿天飛。不要說發展,就是活下去都十分不易。
競爭白熱化,如何突圍?差異化發展,是林斌祭出的大旗。2008年,爹地寶貝在行業內推針對夏季需求、主打輕薄的紙尿褲——“空調褲”,這個經典的差異化產品不僅使紙尿褲擺脫了季節性的束縛,也讓爹地寶貝迅速在全國占領市場、站穩腳跟。
差異化,是產品的差異化,也是營銷的差異化。為避免在一線城市和大品牌展開正面交鋒,爹地寶貝走上了“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憑借良好的產品品質,爹地寶貝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深入二三線市場。截至2014年初,爹地寶貝的經銷商已遍及全國700多個縣市。
林斌認為,只有久負盛名的品牌才能深入人心。2015年,爹地寶貝聯手創作了《貓和老鼠》《海綿寶寶》等經典的美國天才導演/編劇EricShaw(埃里克·肖),打造52集大型幽默、勵志、親情動漫大片《爹地寶貝》,傳統模式與動漫營銷相結合,讓品牌深植千家萬戶。
一系列舉措正不斷收獲成效。10年后,林斌“做中國具競爭力的專業化母嬰用品生產企業”的創業夢想已然變成現實。根據中國造紙協會生活用紙專業委員會的統計數據,2015年,爹地寶貝在國內紙尿褲品牌中綜合排名第六位。“爹地寶貝”嬰兒護理用品躋身行業前十。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12月,爹地寶貝在新三板上市,成為新三板紙尿褲股。
為愛堅守
打造中華民族的世界品牌
2013年,爹地寶貝試水韓國市場,憑著優良的品質深受消費者青睞。不止韓國,在非洲、中東、馬來西亞等國家,也時常可見爹地寶貝的身影。
在國內發展如火如荼的同時,林斌已不再滿足初設定的“小目標”。他要把爹地寶貝打造成中華民族的世界品牌,讓爹地寶貝的產品走出、走向世界。
造牌難,造世界品牌更難。怎么做?林斌的秘笈是——創新。
——設備創新。2011年,爹地寶貝耗資3000多萬元,引進世界先進的紙尿褲生產線——日本瑞光生產線。隨著產品升級的需要和產能的擴張,2014年,在年銷售6個多億的背景下,爹地寶貝更是投資5億元建設“樣板工廠”,引進十余條瑞光新生產線,僅設備就花費3億多元。
——材料創新。為比肩國際一流品牌,爹地寶貝推行原材料國際化,與世界500強企業,如日本住友、三大雅高分子,美國質優、PGI無紡布,德國漢高熱熔膠等形成戰略合作,實現原材料的可追溯性。
——管理創新。在實施精細化管理的同時,爹地寶貝智能化新工廠創觀光通道,并面向社會開放。這將成為國內紙尿褲行業家建有觀光通道的工廠。通過觀光通道,消費者可以親見紙尿褲生產的全過程,從衛生安全、工作人員行為等細節看見企業管理的態度與專業。
——產品創新。爹地寶貝持續加大對產品屬性功能的開發,例如紙尿褲的吸收性,紙尿褲的干爽性,紙尿褲的透氣性以及抗菌性能等等,不同功能的針對性對比測評。
在線咨詢